口腔颌面-头颈部良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创伤、先天性唇腭裂、血管瘤和脉管性疾病、涎腺疾病的临床治疗,复杂放射性颌骨坏死及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规范化治疗;口腔颌面及头颈部组织缺损的精确功能重建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叁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
| 上午 | 出诊 | ||||||
| 下午 |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17c呱呱爆料口腔颌面外科学部主任兼住院部主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2002年获中山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亚洲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理事,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学会中国部委员。现任17c呱呱爆料口腔颌面外科学部主任兼住院部主任,主持口腔颌面外科全面工作。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唇腭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整合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健康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分会常委、颅底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口腔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颌面头颈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编委。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及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江西省、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2015年度-2024年度“岭南名医”及“羊城好医生”。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口腔颌面-头颈部良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创伤、先天性唇腭裂、血管瘤和脉管性疾病、涎腺疾病、放射性颌骨坏死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临床诊治及口腔颌面-头颈部组织缺损的功能重建有丰富经验,对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和侵袭转移机制有深入研究。发表专业论著143篇,其中SCI论文57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部省级科研课题16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部省级科研课题9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专著12部。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医学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
?
?
?
口腔颌面-头颈部良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创伤、先天性唇腭裂、血管瘤和脉管性疾病、涎腺疾病的临床治疗,复杂放射性颌骨坏死及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规范化治疗;口腔颌面及头颈部组织缺损的精确功能重建
非拔牙,不看关节。口腔癌精准诊断与治疗、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根治、颅底肿瘤根治、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功能性个体化修复、口腔颌面整形与轮廓美容、唾液腺疾病、唇腭裂序列治疗、口腔颌面创伤。
在口腔颌面部整形美容外科、正颌外科及创伤外科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治疗各种牙颌面畸形(地包天,哨牙,颌骨偏斜,小下颌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畸形;唇腭裂修复、唇腭裂术后畸形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与颌骨骨折的治疗及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每周一全天门诊(不拔牙)。
牙槽外科、正颌外科手术,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整形美容、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叁叉神经痛、面神经瘫、新生儿唇裂、唇腭裂修复、颌骨骨髓炎等的诊治